馥信认证 | ISO9001认证_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Archives by: 馥信认证

首页 » 馥信认证

证书模板QES_新版.pdf

证书模板QES_新版.pdf 阅读更多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影响认证机构与获证组织的特殊事件 及情形的管理》告知书

        尊敬的客户:承蒙贵公司一直以来对上海馥信认证有限公司(下简称我机构)的信任和支持!在此,对贵公司表示由衷的感谢!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我机构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疫情防控的部署以及国家认监委有关要求,并根据 IAFID3:2011《影响认可机构、认证机构与获证组织的特殊事件及情形的管理》的规定,为确保我机构认证工作有序运行,最大程度保护认证人员身体健康及获证客户利益,启动相应的预案,作出如下认证事宜的管理并公开通知:  1、暂定自2020年2月3日-2月7日期间,本机构启动特殊时期员工在家办公机制,暂定返岗时间为2020年2月10日。   2、取消2020年2月9日之前所有初审、监督和再认证项目的现场审核任务。  3、安排在2020年2月9日以后的审核项目,视当地疫情防控情况,可以选择适当延期现场审核(重新安排审核时间)。  4、在2020年2月9日之前,监督/再认证期限到期的项目,视当地疫情防控情况以及获证组织的复工情况(包括生产和服务的稳定性),可以安排现场审核或最多顺延一个月(即3月9日)内完成审核。  5、若因当地疫情,监督/再认证期限超期一个月(即3月9日)不能复工的获证组织或者完成现场审核的项目,将根据我机构的替代方案执行(见后述)。执行替代方案的项目,经我机构方案管理人员评估并获证组织提交的理由充分的,可顺延既有认证证书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90天。  6、受本次疫情影响,监督/再认证期限超期一个月不能复工或者与疫情有关的原因不能实施现场监督/再认证审核的项目,我机构将收集获证组织的必要信息,以便确定是否执行替代方案,收集的信息(见《获证客户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调查表》,调查表请联系我司联系人,联系方式见文末,我们将以邮件方式发送给您)包括下列适当内容:(1)获证组织何时候才能正常运作?何时能接受现场审核? (2)获证组织何时候能够交付产品或提供服务? (3)获证组织是否存在分场所?若有,是否要进行审核? (4)获证组织现有库存是否仍然符合顾客的要求,或者与顾客联系是否可能让步接受? (5)获证组织是否制订了灾后恢复计划或应急计划,计划是否有效? (6)获证组织是否会将某些过程或服务外包给其他组织,若有有,如何控制外包过程? (7)获证组织是否进行了特殊事件及情形的影响评估,管理体系运行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 (8)获证组织如果可能,是否存在替代抽样地点/场所? 7、我机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纠正措施记录、内部审核结果、测试/检查报告、合规性材料、关键过程控制说明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中相关信息等),考虑除现场审核以外的其他替代评估方法,以核实获证组织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仅短期的基础上)。 8、受疫情影响导致停产而无法获得或维持现有证书的企业,我机构对此类获证组织的既有认证证书实施暂停处理的时限,将延迟至疫情解除后90天内办理。对组织提出暂停恢复的认证,本机构将实行费用优惠政策。 9、待国家发布解除疫情防控通知后(即疫情解除后)的90天内,所有获证组织将接受本机构按照对其原审核方案的策划结果进行认证,保持所需的监督、再认证和暂停恢复审核安排。 再次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让我们同心协力,携手共渡难关! 联系人:王玉     电话:18601606506    邮箱:amber@faithverify.com 阅读更多

新标 | 今天,ISO 45001正式发布!

今天(2018年3月1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新标准--ISO 45001。该标准将取代OHSAS 18001,已获得OHSAS 18001认证的组织将有三年时间移转至新标准。 据世界劳工组织(ILO)统计,每天有超过6300人因工死亡,这意味着每年大约有230多万员工因工死亡。另外,有3亿多人在工作中很可能会遇到其他非致命性的事故。这些不仅给员工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主要表现为员工缺勤、提前退休、保险费用增加等。 当前全球存在有40多个版本的OHSAS 18001标准,ISO 45001的发布为全球提供一个统一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基于一个全新的框架指导组织识别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的风险及与组织的业务过程融合,从而进一步保护工作者,并有效降低组织的潜在风险。借助对ISO 标准的认可程度,组织可获得更高的可信度。也使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更容易与其他管理体系(如EMS、QMS、ISMS等)相整合。 重要提醒的是,IAF(国际认可联盟)已经制定出一套从OHSAS 18001:2007移转到新标准的方案,尽管这个方案看似熟悉,但还是有别于ISO 9001:2015和ISO 14001:2015的“转版升级”,毕竟ISO 45001是作为一个新的国际标准来发布的。在认可的角度将使用“移转”来定义这个过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当时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为强化自己的社会关注力和控制损失的需要,开始建立自律性的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1996年,英国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BS8800);同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99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同年,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在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OHSAS 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 18001实施指南》。2007年,OHSAS 18001得到进一步修订,是其与ISO 9001和ISO 14001标准的语言和架构得到进一步融合。 直到201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编制一项新的标准——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用于取代OHSAS 18001标准。 为什么要将OHSAS 18001转化成ISO标准? 全球通用  更权威  更易整合  更易管理首先,根据调查,目前大约有45个国家利用OHSAS 18001标准架构管理其职安卫(职业健康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简称)系统。虽然应用范围很广,但并非全球通用,而转化成ISO标准,仅其会员就有近70个国家,使其应用范围得到仅一步扩大。同时,ISO标准是全球认可的标准,不仅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另外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其次,ISO拥有国际性的专业知识。通过ISO成员组织,有近70个国家参与方或者观察员的方式参与到ISO 45001的发展中来。 第三,现在许多组织都在使用ISO管理体系标准,这将更加使其与其他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整合更加容易。同时,对于许多小企业或许只有一个人员在管理安全以及环境方面的事宜,所以委员会也更加关注与ISO 14001相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来源 | 质量与认证 阅读更多

上海馥信2018年春节放假通知

2018年春节放假通知   尊敬的新老客户: 您好,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里对馥信的支持与信任,同时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馥信能继续得到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并且馥信也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在此向各位新老客户和广大朋友们拜个早年!预祝大家新春愉快、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宏图大展! 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现将我司放假时间通知如下: 2018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三十)至2018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六)放假,共7天。 2018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七)正式上班。 由于放假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如有业务事宜请与相关业务人员联系,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馥信的关注与支持!同时在放假期间如有其他紧急事务,您可以联系值班人员。 联系人:叶先生     联系电话:18019756709 衷心祝福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合的春节!   上海馥信认证有限公司 2018年2月9日 阅读更多

最新消息!ISO 45001 FDIS版投票通过

最新消息,ISO 45001 FDIS版以高赞同率投票通过。 ISO 45001最终版国际标准草案(FDIS)已于2018年1月25日以93%的赞同率投票通过,ISO 45001国际标准将有望于2018年3月正式公布。 相比ISO 45001 FDIS版,ISO 45001正式标准不会做大量的修改,只是做一些编辑方面的调整。因此可以确信,若组织之前已依据ISO 45001 FDIS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做的任何决策或变更策划,也同样是基于标准的要求,是有效的。 ISO 45001旨在为任何有愿望的组织提供一种管理工具,通过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减少工作场所的风险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消除危险源和尽可能降低自身的职业健康及安全风险(包括系统缺陷),并和组织的业务过程融合。信息来源| SGS审核及管理解决方案     阅读更多

重磅发布 | 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部署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各类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 《意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促进行业发展和改革创新,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要统一管理,顶层设计。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激励约束,多元共治。 要通过3—5年努力,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国际合作互认体系基本完善,各类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 《意见》还就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六个方面的任务进行了明确。 《意见》针对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综合保障、加强宣传引导以及加强督促落实,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出具体要求 《意见》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 国发〔20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质量认证制度不断完善,行业机构蓬勃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同时,还存在认证服务供给不足、认证评价活动亟需规范、社会认知与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现就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促进行业发展和改革创新,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二)基本原则。 ——统一管理,顶层设计。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要求,强化对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评价,维护质量认证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质量信号传导反馈机制,促进供需对接和结构优化。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面质量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特性,把质量认证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激发质量提升动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质量认证体系,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 ——激励约束,多元共治。坚持引导和强制相结合,以自愿开展为主、强制实施为辅,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开展质量共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共享质量发展成果。 (三)主要目标。 通过3—5年努力,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国际合作互认体系基本完善,各类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 二、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 (四)创新质量管理工具。积极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将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等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提升,积极开发追溯管理、供应链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适应新业态需求的质量管理工具,打造中国质量管理“工具箱”。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鼓励各行业结合行业特点,推动质量管理通用要求与行业特殊要求相结合,积极开发新型质量管理工具,推广质量管理先进行业及企业的成果经验。 (五)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开展百万家企业学习应用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活动,鼓励企业运用质量认证方式加强质量管理,推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方法向一二三产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全面延伸。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开展中央企业质量管理“领跑者”行动,带动各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整体跃升。针对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的不同特点,培训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开展社会化、群众性质量服务行动。 (六)转变政府质量治理方式。增强各级政府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推广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认证手段,提升质量治理能力。鼓励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入第三方质量治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推动一个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直到抓出成效。 三、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 (七)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运用新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国际先进标准、方法提升认证要求,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改造传统认证模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系统性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开展行业特色认证、分级认证、管理体系整合、质量诊断增值服务,推进创新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新型管理体系认证,重点在航空、铁路、汽车、建筑、信息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完善适合行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支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培训服务,全面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为广大企业树立质量提升的示范标杆。 (八)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开展万家企业质量认证现状抽样调查,摸清质量管理状况和认证需求。健全质量认证激励引导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推行企业承诺制,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推动在市场采购、行业管理、行政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采信认证结果。支持各部门、各地区建设质量认证示范区(点)。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企业、服务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获得认证,帮助更多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四、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 (九)完善强制性认证制度。着力发挥强制性认证“保底线”作用,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则,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产业成熟度,建立认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低风险产品逐步调出认证目录,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企业管理水平和诚信状况,实施分类管理,优化认证程序,引入“自我声明”方式,鼓励企业加快提质升级。 (十)创新自愿性认证制度。发挥自愿性认证“拉高线”作用,创新质量标准管理方式,优化标准体系,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新领域研发认证“绿色通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开展绿色有机、机器人、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产品和健康、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增加优质产品及服务供给,打造质量标杆。支持运用认证手段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十一)清理涉及认证、检验检测的行政许可和行业评价制度。清理、整合、规范现有认证事项,取消不合理收费,坚决治理认证乱象。凡已建立国家统一认证制度的,不再设立类似的合格评定项目。面向社会的第三方技术评价活动应遵循通用准则和标准,逐步向国家统一的认证制度转变。全面清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加快向国际通行的产品认证制度转变。加快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清理涉及检验检测能力的行政许可事项,避免重复评价,实施统一的资质认定管理。鼓励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十二)简化规范认证机构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完善认证机构审批程序,整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许可项目,精简整合技术评审事项,积极推动“五减”(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收费、减申请材料),实行申请、审批、发证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便利度和满意度。严格从业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建立行政许可和技术评价相结合的资质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主体具备相应资质能力。 五、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 (十三)完善认证监管体系。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加强认证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基层认证监管力量,推进部门联动监管。健全认可约束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十四)创新认证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行“互联网+认证监管”方式,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认证信息,建立健全质量认证全过程追溯机制,完善风险预警、快速处置、信息通报、倒查追溯等措施。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完善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活动的激励措施,出台质量认证责任保险、获证企业授信等政策。 (十五)加大认证监管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产品的联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和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或者认证标志等行为,严禁未获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进入市场,确保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 (十六)严格落实从业机构及人员责任。严格落实从业机构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的主体责任、对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健全对参与检验检测认证活动从业人员的全过程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出证人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负总责制度,落实“谁出证,谁负责;谁签字,谁担责”。推行从业机构公开承诺和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从业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完善永久退出和终身禁入等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 六、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 (十七)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鼓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检验检测认证联盟,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 (十八)促进行业机构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强化认证活动的第三方属性,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尽快实现认证结果的互认通用。加快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培育一批操作规范、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 (十九)提升行业综合服务能力。充分依托区域型综合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型产业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提升对食品、农林产品、生物医药、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新能源、碳交易等领域的支撑服务能力,形成以检验检测认证为“连接器”的产业聚合新模式。构建服务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通用检验检测认证体系,打造军转民、民参军的能力验证“直通车”。 七、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 (二十)构建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从业机构间多层次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合作对象和合作渠道,推动合格评定政策沟通、标准协调、制度对接、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制定合作共赢的互认安排,加快可再生资源、绿色低碳、跨境电商等新领域互认进程,推动多双边互信互认协议数量持续增长,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二十一)提高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有序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鼓励外资机构进入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积极引入国外先进认证标准、技术和服务,扩大国内短缺急需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进口,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引资引智引技的质量效益。 (二十二)加快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走出去”步伐。鼓励支持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对外投融资、建设项目配套服务,针对高铁、民用飞机等战略产业面临的国际市场准入壁垒,加快推动国际互认,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 (二十三)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和主动引领认证认可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向国际社会提供质量认证“中国方案”,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认证品牌。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输出,扩大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提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相应议事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提升协作层次,加强政策衔接、规划引导和工作协调,健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机制,提高协作效率。 (二十五)加强综合保障。清理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快制定检验检测管理条例、修订认证认可条例,推动合格评定立法进程。加强质量认证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重点产业、高新领域质量认证紧缺人才,健全认证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质量认证统计分析机制,加大对质量认证信息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 (二十六)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质量文化,传播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普及质量认证知识,推广获得质量认证的产品,合理引导生产消费,增强市场信心,激发质量提升动能,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二十七)加强督促落实。推动各级政府将质量认证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质量工作考核,确保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各地区、各部门要将质量认证工作作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强化督促检查,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努力建设质量强国。 国务院 2018年1月17日 阅读更多

一图读懂新时期与2018年标准化工作部署

1月15日,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肯定了过去五年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并对2018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作出部署。 信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 中国认证认可微信平台 阅读更多

2018年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升认证认可水平,促进全面质量管理

1月16日,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认证认可工作,制定未来三年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总体目标,部署2018年工作。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代表认监委党组作工作报告。 会议现场  会议由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许增德主持。国家认监委纪检组长许武何、副主任董乐群、总工程师薄昱民,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及特邀单位,中纪委驻工商总局纪检组,标准委,质检总局各司局和直属挂靠单位,认监委机关及下属单位,部分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的代表出席会议。支树平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支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中央、国务院把认证认可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证认可工作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经贸发展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  支树平强调,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要求。认证认可对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大有可为。从质量发展看,我们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质量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质量强国,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认证认可作为现代化治理工具、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在建设质量强国的新征程中,应当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支树平强调,2018年是全国质检系统“质量提升行动年”,全国认证认可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瞄准建设认证认可强国,进一步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在“精简整合”、“转型升级”、“监管增信”、“壮大产业”上下功夫,构建高质量认证认可体系。要从质量认证管理入手,抓住企业质量管理升级扩面,抓住主打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强制性认证“保底线”、自愿性认证“拉高线”作用,促进全面质量提升。要从发挥认证作用入手,围绕“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主动服务,凝聚力量,多作贡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希望各部门、各单位把认证认可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动认证认可大国向认证认可强国迈进。刘卫军副主任作工作报告刘卫军作了题为《把握新时代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启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新征程》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认证认可发展水平显著上升,正在由认证认可大国迈向认证认可强国行列。认证认可进入新时代,机遇前所未有,使命更加光荣,挑战也更加严峻。2018年,要以深入开展百万企业认证升级行动、高端认证质量惠民行动、认证服务地方行业行动、“中国认证,全球认可”行动、“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等五大主题行动为引导,着力抓好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加强执法监管、优化制度供给、完善行业环境、夯实基础建设、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党的领导等八方面工作  会上,浙江省质监局、湖南检验检疫局、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集团54所等4家单位作了经验介绍。 文章来源:国家认监委 阅读更多

聚焦 | 一图读懂2018年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精神

信息来源:中国认可微信公众号 阅读更多

【质量关注】2017年认证认可工作亮点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认证认可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认证认可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党组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努力提升认证认可工作水平。来看看这一年都有哪些大事!0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认证认可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认证认可的重视前所未有。国务院第18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完善国家合格评定体系等认证认可相关工作。02世界认可日——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 质检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认监委联合主办 “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在建设工程和建筑环境中传递信任”的世界认可日活动。并在航空、汽车、机械、家电、儿童用品、出口食品等行业开展分场活动。03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在行动  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于2017年启动“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重点开展百万家企业学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活动,推动45万家获证企业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换版,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04“同线同标同质”内销额突破1000亿元  201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三同”进万家宣传活动,逐步扩大“三同”产品实施范围,带动国内相关产业提质升级,增加消费者获得感。截止目前,已有2620家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的9866种产品达到“三同”要求,内销累计达1098亿元。05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首次合并发布 2017年7月14日,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和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有关情况。本次发布会是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一并纳入国家统计制度后首次向社会发布。06检验检测助力军民融合 2017年9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启动 “强化检验检测,助力质量提升,服务军民融合”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国家认监委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签署了《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2020行动计划》。07有机认证助力精准扶贫  2017年9月27日,国家认监委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启动以“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全国有机宣传周”。全国现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446个拥有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全国129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中,有45个来自贫困县。08高端品质认证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采用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实施一批高端品质认证项目。在消费品、装备制造、服务等领域开展认证,促进产业提质升级。09我国主导制定的首项合格评定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17年6月29日,国际标准ISO/IEC TR 17028:2017《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和示例》正式发布。该标准部分采用了我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内容,同时我国提供的“汽车租赁服务认证方案”成为该标准收录的4个典型案例之一。10运用认证认可手段打造区域质量品牌  鼓励地方政府将认证认可作为质量强省兴市的有效举措,在全国创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14个,培育“浙江制造”“上海品质”“深圳标准”“丽水山耕”等一批区域高端质量品牌。信息来源:国家认监委 阅读更多
Page 1 of 41234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服务
申请

点击下列项目在线申请:

  1. 体系认证申请
  2. 标准培训申请

客服
热线

021-62186077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